?天地蓋包盒機是用于生產天地蓋紙盒(盒蓋與盒底分開的包裝形式)的設備,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醫藥、化妝品、電子產品等行業。其操作過程通常包括紙盒成型、入料填充、盒蓋封裝等核心環節,不同型號設備的具體流程可能因自動化程度(如全自動、半自動)略有差異。以下是典型的全自動天地蓋包盒機操作過程及關鍵細節:
?

一、操作前準備
設備調試與參數設置
根據紙盒尺寸(長、寬、高)調整設備的定位擋板、輸送軌道寬度、折疊機構行程等機械參數。
在觸控屏或控制系統中輸入紙盒規格、生產速度(如每分鐘 10-50 盒)、封裝方式(如熱熔膠、插舌、磁鐵吸附)等程序參數。
物料準備
紙盒原料:準備預印刷好的灰板紙、白板紙或瓦楞紙(通常已模切成型為平板片材,含折疊壓線)。
輔助材料:熱熔膠、雙面膠、磁鐵、內襯(如 EVA 海綿、吸塑托盤)等。
設備檢查
確認傳動部件(如皮帶、齒輪)運轉正常,潤滑系統無漏油,傳感器(光電、接近開關)定位準確。
測試熱熔膠機溫度(通常 150-220℃)、出膠量是否穩定。
二、核心操作流程
1. 紙盒成型(盒底與盒蓋分開制作)
盒底成型:
送紙:平板片材由真空吸嘴或皮帶送入設備,經定位輥校準位置。
折疊與粘盒:
片材通過折疊擋板按壓線折疊成盒底雛形(如四邊立起)。
涂膠機構在指定位置(如盒底側邊接縫處)噴涂熱熔膠,隨后通過壓合輥或成型模具擠壓定型,形成底部盒體。
成型后的盒底由輸送帶送入下一工位。
盒蓋成型:
流程與盒底類似,但盒蓋通常尺寸略大于盒底,折疊后邊緣需預留扣合余量(便于蓋合時卡住盒底)。
部分設備支持盒蓋與盒底同步成型,通過分道輸送帶分離。
2. 入料填充(根據產品需求可選)
人工上料:適用于易碎品或不規則物品(如首飾、電子產品),操作人員將產品放入盒底,再通過輸送帶送入封裝工位。
自動上料:高端設備配備機械臂、振動盤或分揀裝置,可自動抓取產品(如藥片、零食)放入盒底,適用于標準化產品。
內襯安裝:若需保護產品,設備可自動插入 EVA 內襯、吸塑托盤或緩沖紙托(通過吸嘴或機械手定位)。
3. 天地蓋封裝
盒蓋輸送:成型的盒蓋由獨立軌道輸送至封裝工位,通過光電傳感器檢測盒蓋方向是否正確(避免蓋體倒置)。
對位蓋合:
盒底攜帶產品移動至對位工位,上方的盒蓋通過氣缸或機械臂精準下降,套在盒底外側。
關鍵要點:盒蓋與盒底的尺寸公差需控制在 ±0.5mm,否則可能導致蓋合不嚴或卡盒。
固定封裝:
熱熔膠封裝:在盒蓋與盒底接縫處(如頂部邊緣)噴涂熱熔膠,通過壓合裝置短暫施壓(約 1-3 秒),確保粘合牢固。
插舌式封裝:盒蓋邊緣設計插舌,插入盒底對應插槽,設備通過機械結構輔助壓合固定。
磁鐵吸附:在盒蓋與盒底預設磁鐵,蓋合時自動吸合,適用于高端禮品盒(無需膠水,可重復開啟)。
4. 質量檢測與出料
外觀檢測:通過 ** 視覺傳感器(CCD 相機)** 檢測盒體是否變形、膠水是否溢出、蓋合是否平整,剔除不合格品。
尺寸檢測:部分設備配備激光測距儀,掃描紙盒長寬高是否符合標準,防止尺寸偏差。
出料收集:合格產品由輸送帶送出,經轉向機構排列整齊,人工裝箱或接入自動化包裝線(如包膜機、裝箱機)。
三、關鍵技術要點
精度控制
紙盒壓線位置誤差需≤±1mm,否則折疊后盒體歪斜,影響蓋合。
熱熔膠噴涂位置誤差≤±0.3mm,避免膠水污染產品或粘合不牢。
速度與產能
全自動設備產能通常為30-100 盒 / 分鐘,取決于紙盒復雜度(如是否帶內襯)和產品填充方式。
高速機型需搭配伺服電機驅動和智能控制系統,確保高速運行時的穩定性。
換型效率
更換不同規格紙盒時,需調整擋板位置、模具尺寸、膠槍位置等,高端設備支持快速換模(10-15 分鐘完成),通過記憶功能存儲多組參數。